8月1日,A股与港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整理格局,主要指数均小幅下跌,行业分化与资金轮动特征显著。
主要指数表现
A股方面,上证指数午盘跌0.19%报3566.55点,深证成指、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.15%和0.16%,科创50指数受科技板块分化影响跌幅达0.84%,北证50逆势微涨0.11%;半日成交1.01万亿元,资金活跃度维持高位。
港股市场同步震荡,恒生指数跌0.18%报24727.78点,恒生科技指数跌0.12%,国企指数近乎持平(微跌0.01%),半日成交额1197.97亿港元,连续回调后显现企稳迹象。
行业表现:政策催化与资金调仓主导分化
A股市场热点轮动加速,领涨板块集中于政策支持及业绩预期改善领域。创新药、光伏产业链、智能物流延续强势,其中创新药板块近10股涨停,驱动逻辑包括海思科等企业创新药获FDA受理、国内审批提速及行业出海红利释放;光伏产业链受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42.9%及“反内卷”政策推进提振,设备龙头股集体走高;智能物流板块则受益于国家邮政局整治行业“低价竞争”及农村快递收费规范政策。此外,环保、轻工制造、银行板块同步走强,环保行业受政策加码推动,轻工制造与消费复苏预期关联,银行板块则因估值修复需求获资金青睐。
领跌板块中,稳定币概念股、稀土永磁因短期获利了结回调,传媒、通信板块受市场情绪及外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走弱,钢铁、国防军工则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及阶段性资金撤离承压。
港股市场与A股形成部分共振,同时呈现独立特征。物流股与光伏股领涨,中通快递大涨8.62%,受内地交通运输部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政策传导;光伏产业链受益于全球能源转型及“反内卷”逻辑延伸,信义光能等个股走强。恒生A股新能源物料指数上涨2.1%,工业及原材料板块同步发力,反映实体制造业复苏预期。能源业与资讯科技器材板块领跌,石油石化指数下跌2.14%,中国石化因上半年净利润预降近40%大跌4.78%;恒生沪深港通大湾区资讯科技业指数跌1.56%,部分科技股受业绩分化及资本支出调整影响走弱。
市场特征与投资策略
当前市场呈现“政策驱动+结构性机会”特征,短期资金围绕中报业绩与政策热点快速切换,中期产业变革主线逐步清晰。
进入8月,市场将迎来中报密集披露期,业绩不确定性可能压制资金驱动的“水牛”行情,行情逻辑或从“增量资金主导”转向“业绩验证主导”。A股“反内卷”政策修正企业盈利预期,港股则受益于内地政策传导及估值修复。结合中报业绩预告,科技制造(光模块、服务器、存储芯片)、周期资源(有色金属、化工)、消费医药(创新药、消费电子)及金融(非银、保险)等板块业绩表现亮眼,可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强的赛道。
策略上,短期需紧扣中报业绩与资金动向,进攻端聚焦AI算力基建(芯片/服务器)、创新药商业化放量及有色金属(贵金属/工业金属),防御端关注电力(火电盈利修复)、高股息公用事业及航运港口等现金流稳定领域,同时规避地产链亏损加剧及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板块风险。
中期建议布局三大主线:泛科技领域把握AI推理算力、军工、创新药、可控核聚变及固态电池等产业升级方向;新消费聚焦智能家居、健康升级及新业态创新;有色金属则关注贵金属避险属性、稀有金属战略价值及工业金属供需矛盾。
中长期来看,居民财富搬家与中长期资金入市趋势未改,宽基指数震荡向上仍是大概率事件,投资者需平衡短期波动与长期价值,聚焦政策导向清晰、景气度向上的结构性赛道。